一走進家門,或者走進任何朋友們的家門,都能看到踢腳線的存在,而且會延續到各個房間,看似十分合理,但不裝踢腳線會怎么樣?踢腳線到底有什么用?每個房間真的都需要安裝踢腳線嗎?
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家里踢腳線相關的問題!
一、踢腳線有什么用
踢腳線一般存在于腳邊踢得著的區域,為了避免墻體受到沖擊,我們大多數人家里,現在依舊有踢腳線的設計。
踢腳線具有保護墻體不收到沖擊、填補墻面與地面的伸縮縫隙、可隱藏電線走位、平衡視覺美化裝飾等作用,一般高度在80-100mm,高踢腳線在150-250mm,是集多功能于一體的傳統設計,所以做家裝的時候,我們一般還是會予以保留這個功能設計。
二、踢腳線的設計與呈現
踢腳線有多種多樣的材質,例如:木制、瓷磚、石材等,設計師一般會根據家里的墻壁、地面或者門套進行配套搭配,顏色也以墻面、地面、門套顏色為主,如果家里是彩色墻壁,那么除了同色系踢腳線,白色踢腳線也是相對較好的選擇,會有一種牛仔褲上走明線的復古美感。
不論是怎樣的墻壁、地面、門套,踢腳線一般力求讓整個色系,可以相互融入整體家裝設計,讓空間達到相輔相成、和諧一致的視覺效果。
三、不裝踢腳線會有影響嗎?
我們搞清楚了踢腳線的用處之后,裝踢腳線就只要考慮自家的需求了,如果覺得不需要,咱們就可以免去踢腳線,所以也不必每個房間都需要設計踢腳線。
如果我們不想設計安裝傳統的踢腳線,覺得有礙美觀或者多此一舉,我們還可用其他的方式來替代踢腳線。
1、自流平水泥
可以使用自流平水泥,能即刻獲得高平整地面,快速安全,美觀無污染。這種方式下的地面與墻面幾乎無縫隙,所以不用去設計踢腳線來壓墻角、遮蔽伸縮縫。
這種方式雖然在后期施工上一勞永逸,但是前期需要操心的事務也不少,單是不菲的價格就容易勸退許多人。
2、墻壓地
這種方式是先鋪墻磚、石膏板或者各類面板壓住地面,率先遮住地面與墻面留的伸縮縫。我們需要在鋪設的墻磚和地面之間留出地磚高度的縫隙,后續鋪地磚的時候,把地磚頂頭塞進那個縫隙里,這樣就達到了墻磚與地磚完美交接鋪貼了。
這種方式遮掉了伸縮縫,所以也不需要額外再安裝踢腳線了。
3、墻裙
這種方式,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延長式踢腳線,只要家中層高合適,我們就可以用設計墻裙的形式來替代踢腳線,這種設計會讓家里看起來非常有格調,美式風格中會常常出現這類設計。
4、收邊條
安裝收邊條也是起到遮擋伸縮縫的作用,一般只有20-30mm,比起踢腳線要低調秀氣很多。
5、玻璃膠
這應該是上述幾種方式里,最具性價比的替代踢腳線的方式,我們只需把玻璃膠填充到伸縮縫里即可;這種方式的缺陷在于,如果伸縮縫太寬了,我們就不能用玻璃膠來填充了,而且后續要注意膠面發黑或者霉變的問題,不過用除霉凝膠應該會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。
踢腳線雖然是集多項功能于一體的傳統家裝設計產物,但只要有相應的對策和替代方案,用來解決踢腳線的功能問題,那么踢腳線確實并非是家裝中必要的設計,也自然不必每個房間都安裝啦!